創作是與世界溝通的語言!跨界藝術家 — 王宗欣:「創作是一個很明確的驅動力,是我能一直做下去又甘之如飴的原因。」

「創作、創作和他媽的創作!」在25歲對自己如此說到的跨界藝術家 — 王宗欣,用創作當作與世界溝通的語言,持續在規則中找尋突破口,這是一條不會停下來的創作之路。

在允許的區域找到表現的突破點

曾擔任過三金典禮視覺、世大運品牌創意顧問、動畫操盤手,且身兼藝術家、創意總監、品牌顧問、設計顧問、策展人等多重身份的王宗欣Cowper Wang,在今年更憑藉著「蛋堡」杜振熙的單曲〈家常音樂〉,奪下第32屆金曲獎最佳MV獎!他豐富的創意、不拘束的形式,讓他成為近年來最炙手可熱的跨界藝術家。

談起近況,他表示除了商業合作案外,還排定了一些創作計畫、繪畫、數位藝術、NFT,也在編寫劇本,準備一部動畫作品等等。像是〈家常音樂〉的互動MV,以及狹縫中的連續微觀互動裝置,都是他近年來相當滿意的作品,「前者是在商業案中發揮自己想創作的慾望,產生藝術價值;後者是在個人創作中和商業合作產生商業價值,兩者都突破了彼此的界線。」

如此說到的他,也讓我們好奇創作者要如何在商業與個人創作中找到平衡?「商業上的創作,要優先考量客戶想解決的問題,問題能被解決後,才在允許的區域去找到表現的突破點。因此,選擇專案也很重要,如果自己都無法喜歡這個產品或是品牌,那你為這個品牌去轉譯,便對作品不誠實,能克服這點,會比較容易在商業專案上找到自己能投射的創作能量。但我除了商業案,還是會有自己的自主創作計畫,作品可以更加純粹。」

創作成為最強的推動力

在過去的經歷裡,王宗欣有著深厚的傳統水墨底子,以及西洋美術的扎實訓練,就算現在是以數位藝術為主,他仍明白唯有自主創作的習慣養成、傳達的想法、展現形式的探索是永遠不變的核心。因此,要如何將創作傳達給觀者,他認為在構思時,要先確認想表達的訊息,再確定特有的表現手法,之後思考傳播方式和觀看方式,「比如我想傳達當今每個人都在消費著符號,設計手法就會想將品牌信仰透過擬人化的方式表現出來。展覽呈現形式,我就會思考是不是可以創建一個品牌公廟,把所有的品牌向神一樣列在廟內。像我的街頭造神系列就是這樣發展出來,反覆自問自答的過程,在開始執行前,可能已經重複推導好幾次了,一個系列也不會只有一次的創作,過程會不斷調整,到我沒有話想講的時候,這個系列就會停止。」

長年沉浸在創作與藝術間的王宗欣,我們也好奇他對於近代的藝術、設計有什麼看法,或是發現的趨勢?「我會分兩個角度來看,生活文化會影響創作者的表現內容,但科學技術的觀察是我覺得更有趣的地方,這會更容易影響整體當代的視覺語言。」

他以繪畫的的歷史來說明,像是材料學的進步就能影響一種風格,「比如金屬顏料管的發明,開始讓畫家能容易取得顏色和外出寫生,能快速的繪製掌握某種景物的氛圍,印象派便在此環境下產生。而數位化後,電腦圖學和硬體的限制也影響著當代的視覺元素,比如像素風格或是low poly的3D元素,因為限制的關係,所以當時的美術風格會這樣被建立出來。現在電腦效能變好了,電腦圖學也進步了,3D越來越精美,GPU運算的應用,除了挖礦外,在美術上的表現更令人讚嘆,歐美電影或是遊戲產業是這些技術的制定者,影響著主流美學的演進,即時運算的視覺加上互動的體驗,我覺得會是未來的趨勢。」

為了跟上時代的演進,也為了開創新的視野,他也學習了非常多的技術,像是畫圖的技巧、寫程式、拍片、後期動畫,或是為了對作品有更好的描述能力,開始學品牌、行銷等等,這些都需要花時間去累積,「創作是一個很明確的驅動力,是我能一直做下去又甘之如飴的原因。」至於要如何吸引創作養分,他認為該對新的事物都充滿好奇心。「不工作的時間,我會盡量去體驗。說到養分,創作者應該都會說從生活吧。但我覺得生活體驗沒有知識或思考框架去組織,無法形成創作的養分,有時候創意是從枝幹上找到一組知識,如果沒有枝幹支撐生活經驗會變很鬆散,無法轉成創意。」

不用被標籤限制自己

在十月號雜誌裡,我們想要與讀者談談「堅持信念」這件事。不知道對你來說,最堅持的事情是什麼?「創作、創作和他媽的創作!當25歲在自己的blog上寫下這句話,到現在依然沒有改變,我想應該是個信念了。」然而在堅定信念的同時,相信許多人從小到大,多少會被灌輸「做不到」的想法,如今的王宗欣,他也以自己當例子,「現在做不到,不代表以後做不到。有人說我大學不是念資訊,所以我無法學程式,然而大學就是四年的時間,畢業後的人生比這四年還長很多倍,其實能學的事情更多,不用被標籤限制自己。也可以理解社會上資源分配的階級和框架是有的,但不試著做些什麼(dosomething我的公司名也是這樣來的),不去衝撞體制,就無法改變現況。」

訪談的最後,我們也請王宗欣分享下這一路走來的心得。「創作這條路,從純粹是個人的抒發開始,到能幫助別人而變成一份職業,覺得自己是個幸運的人。拿到金曲獎後,發現身邊的朋友比自己還開心,好像有些很深層的訊息被打開了。雖然還不太清楚這是什麼,但發現老婆有比較願意讓我放風,讓我有多點時間待在畫室創作。台灣有很好的設計能量,卻發現沒有什麼給孩子看的自製內容,自己有了孩子以後,開始思考透過創作是否能為孩子做點什麼。目前想做動畫給兒子看,他上學就可以跟同學分享,你們看的動畫是我爸爸做的,這實在是一件很酷的事情,所以我想往這方向前進。」


Credit

文字/Alec Zhan

圖片提供/王宗欣